人,要碰到幾個才能遇上一個對味可托付一生的對方;
歌,要 jam 過幾次才能找到最想要的感覺、理想中版本。
《適應期》(2011)
詞曲:劉慧祺
還需要很多勇氣 來控制自己
別光是說我行 沒誠意的鼓勵
你說你要遠行 我排除萬難擋住了外頭的雨
我傷心 你狠心地 送我背影
曾消耗很多力氣 嘗試保持距離
別光是舔舐回憶 別再提起那夜的酒精
既然你選擇遠行 怎麼還要在我房裡留下痕跡
你放心 我耐心地 等著天晴
等我學會怎麼操縱電器
我已學會怎麼依賴自己
等我學會怎麼寫好手記
我已學會怎麼整理情緒
等我學會怎麼面對手機
我已學會怎麼善待自己
(等我學會怎麼專心于筆記
等我學會怎麼猜得小心)
我已學會怎麼告訴自己 不想你
2000年末。結束了O水準會考、告別中學生涯,
我開始了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一段過程。
那一年,我擁有了夢想。
生命中出現了一些人。
我聽見了陳綺貞。
我寫了很多歌。
我開始彈吉他。
在那個說彈吉他
其實只是把手指放在弦上亂按,按到覺得好聽的再說的年代,
我“誤打誤撞”按到了兩個自覺很好聽的和弦,
隨之便有了這首歌的主歌旋律。
=============================
有些朋友很好奇,到底寫歌昰怎麼一回事?
是不是好像有方程式一樣要按程序一個音符一個音符湊在一起?
曾經聽過一位資深創作人如是形容“寫歌”這事:
所謂的“靈感”猶如飄散在空中的‘particles’,
而創作人就好比一台台“機器”,
作用昰把這些'particles'抓起來'decode',
“解碼”之後的“成品”,就是一首首的創作。
這些'particles'還在空中的時候,大家都是平等的,
都有機會及時抓住它,
至於最後抓不抓到,也許關乎距離、也許關乎經驗、
也許關乎你到底有沒有留意或意識到它的存在。
有時你慢了一步,意識到這塊很不錯的'particle'時,才豁然發現,
周圍已經有其他人搶先一步把它抓住decode了下來。
你只有繼續找別的,期望下次動作比別人快一點。
我喜歡這個很形象地形容“寫歌”
以及那“稍縱即逝”的“靈感”的比喻。
至於具體地說明那“解碼”的過程嘛...
到底大腦在那過程中是怎麼運作的?
我想這是沒有一位創作人有辦法回答的。
我不想把“寫歌”這回事“神話”,
但每次回想起那些“靈光一閃”的瞬間,
我都覺得那刻神奇得不得了。
好像冥冥中就注定我得抓住那份“particle”。
那份"particle"昰注定屬於我的。
===========================
回到這首歌上。
主歌的部份(詞+曲)成型之後,
我第一次面對寫歌“有頭沒身沒尾”的窘境。
別說昰寫過曲的人,昰常聽歌的人都知道Chorus的重要,
確實如果有作曲人說他昰從Chorus先寫起再寫Verse的也不出奇。
有Verse沒有Chorus或許也會很煩人,
但是寫出了一個很中意、旋律加詞都有故事感的主歌,
又不能馬上接上一段像樣的副歌旋律,問題可能就大了。
我幾乎快抓狂。
沒錯。我必須承認,
我犯了和一般“公式化”作曲人一樣的“通病”-
對強而有力的“Chorus”與"Hook"的崇拜。
用比較“商業”的角度來說,
一首流行歌曲的成敗,
關鍵在於有沒有那一句或兩句你一聽就記起來的“hook”。
你可以完全忘記主歌的旋律到底是甚麼,
甚至整首歌你通通忘記是甚麼,
但你只會唱“是不是這樣的夜晚你才會這樣地想起我”,
說起吳宗憲,你知道有這首歌的存在。
可以了。這首歌算“成功”了。
這就是“Hook”的價值。
用版權公司與唱片企劃的角度看,
一首歌只要有像這樣強而有力的"Hook",它就有被“賣”的價值。
當然我並不昰說寫歌就是為了“賣歌”,
但你若說自己寫歌不在乎會不會被人記得,
關它能不能給更多人聽到、更多人喜歡,
你騙誰啊?
但寫歌這碼事,就好比像追求一場愛情一樣,
你越是催化它,它就越是不理想。
你若把它隔著,到外頭逗個圈,休息一下,再回頭看看它,
它或許會給你個意外驚喜你也別太驚訝。
而寫《適應期》,確實就像這樣。
我忘了昰主歌寫完的多久以後,
總之就是在某一晚做功課做到一半分了心
被床上的吉他“召喚”隨便彈彈順便彈起這首歌的主歌時,
來了。
當然,導火線昰那堆凌亂地擺在地上的
我不太會好好利用、操作的mixer、cable等。
“年少氣盛”時,
我幻想過自己能成為可“一腳踢”的engineer-producer,
可是骨子裡天生“小女人”的小妹
碰上因總總原因滯留在我房裡的這一堆gadgets,
我卻莫名又可笑地只覺無力。
是因為它們會在那裡存在的原因嗎?
昰因為突然需要成長獨立的徬徨嗎?
都有吧。
2001年初,我以還不錯的中文成績進入了很不錯的初院課程。
課程的其中一項作業昰規定學生每星期交出3份手記,
可以昰詩、或散文或任何型式的短文,
總之應該是為訓練學生文筆的一種練習就對了。
寫“手記”成了我寫歌以外另一宣泄的管道。
寫手記好比現在寫這篇東西一樣比寫歌容易多了-
管它壓不壓韻字數會不會過唱會不會拗口,
我爽就行了。
在那個交織著很多情感並學習著將之一一沈澱的歲月,
我寫下了《適應期》。
完整版的《適應期》,
代表的昰甚麼呢?
昰對自己的一種期許。
昰對結束眼前窘境的一種渴望。
昰對過往的種種,或甜的、或苦的,的一種沈澱。
事隔十年之久,
我仍然記得第一次“聽”完整版《適應期》時,
那種猶如雲淡風輕的快感。
與淡淡的蒼涼。
======================
《適應期》的第一個demo,
應該也是我第一次企圖用我僅有的知識,
“把玩”那堆在我房裡的機器與電線自己錄出來的“傑作”。
音質雖然欠缺,但也算是完整地“記錄”了歌曲的旋律+詞+和弦。
這本來就是demo的基本作用。
之後的兩個音質好許多的demo版本,
一個只有簡單的一把吉他伴奏,
另一個則是結合了艾薇的歌聲與邁克的吉他,
很昰“完整”的“錄音室”版本。
後者畫了不少人力、物力(studio hours)和時間,不好說不滿意。
確實以demo來說技術上不可再挑剔。
前者幾乎哽咽的one-take演繹,濃烈得我曾經一度不敢觸及。
兩個版本一前一後交給版權公司,
想也知道就近昰那個版本被收進Volume CD、“走”進了收歌會議。
2001年上旬,剛滿17不久後,
我“賣出”了第一首歌。
(待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